首页 >聚焦 > > 正文

山乡巨变 宝水如镜 世界今日报

2023-06-01 07:26:52 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

近年来,书写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大量出现,文学研究者称其为讲述新时代“山乡巨变”的新乡土文学。前不久,笔者阅读了长篇小说《宝水》(乔叶著,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),被其精彩的故事、完美的讲述深深吸引。

全书共四章,每章30节,刻画了名叫地青萍的“我”,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的经历与体验。“我”因在城市里患上严重失眠症,转向乡村寻求疗愈,在朋友老原的介绍下来到了“美丽乡村”示范村宝水村。


(资料图片)

到了宝水村后,“我”睡眠质量显著改善,从起初能小憩一会儿,直到沾床就能入眠。在村里,“我”帮朋友经营民宿,给村民建村史馆出谋划策,助力发展乡村旅游……在宝水村生活一段时间后,“我”对乡村生活的抵触情绪逐渐消失,逐渐融入了宝水村。

笔者读过一些乡土小说,其主题多含有批判乡土中国“土气”、落后的内容,就像鲁迅说的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。阅读《宝水》,却有一种全新的体验,作者没有拘泥于传统乡土文学的主题,而是在文学性与现实性、批判性与主题性之间实现了很好的平衡,写出了新时代乡村的丰富性。合上小说,“宝水如镜”一词浮出脑海,或可以这个词语走进宝水的世界。

宝水如镜,让人从中找到了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。小说中的“我”,是一个在城市生活中遇到重重困惑的中年女性。到宝水村,目的之一就是用乡愁治愈心灵。对此,作者的完成度非常高。

笔者曾读过乔叶的散文,其写景的精到让人赞叹。小说中,作者用散文的笔法写宝水的美,尽显汉语表达的魅力。全书的四个章节,按照“冬-春”“春-夏”“夏-秋”“秋-冬”的节序,将新时代乡村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。文中的风景和花草,杏花、桃花、山茱萸、茵陈、山林,粉的、绿的,轻薄的、明艳的,就像染在纸上;村庄的祭祀礼仪、民俗表演等,仿若一幅幅民俗画卷。

宝水村不足五十户人家,在作者的笔下,日常生活却像个万花筒,极其丰富,充满质感。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笔触去描摹乡村景物、人情、乡谊、风俗、方言等,用一个个细节建构起一个个场景,又汇成一幅长卷,让读者的内心在情节的推进中也被治愈了。笔者生活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,宝水村的原型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,阅读小说,笔者有种身临其境之感,这便是文学让人着迷的共情力。

宝水如镜,映照出了熟人社会的隐秘和魅力。小说中的人物,九奶、孟胡子、小曹、杨镇长、闵县长、秀梅等,无不个性鲜明、栩栩如生。作者在这个虚构的村庄上倾注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,以匠人之心在笔下耐心打磨,构建出一个个骨骼强健、血肉丰满、精神焕发的人物形象。另外,乡村的柴米油盐、花草菜蔬、家长里短,各种各样的烟火气被吸纳进一个个场景,给人以生机无限、气韵流动之感。

宝水如镜,还映照出了当下乡村的精气神儿。宝水村也存在年轻人外流、缺乏产业等空壳化的问题,但宝水村不沉闷、不悲凉,村民们乐观向上,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、热热闹闹。这种基调集中体现在作者塑造的村主任大英嫂子身上。大英嫂子淳朴、干练,不管是在与人打交道中,还是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中,处处显露出通透、精明,新时期基层干部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
“城乡之间,就是有这么多难以厘清的东西,这一池水,有多少人或深或浅地蹚过?”小说中的这句话,体现出作者的深层次思考。在访谈中,作者提到,写出“城乡接合部”乡村的复杂性是自己的追求之一。这一点,在孟胡子的身上有鲜明体现。孟胡子的人生本可以有多种选择,但他把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心血奉献给了新农村建设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孟胡子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“腾云驾雾”“涂脂抹粉”等不足,继而制定详细计划,脚踏实地地推进。譬如,他深入践行“三年带建、三年帮建、三年观察”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思路,保持着极大的耐心,努力把老家建设成为自己向往的模样。

“老家”是乡土文学中的重要主题,可什么是老家?“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,在世的老人在那里生活,等着我们回去。去世的老人在那里安息,等着我们回去。老家啊,就是很老很老的家,老得寸步难行的家。于是,那片土地,那个村庄,那座房子,那些亲人,都只能待在原地,等着我们回去。所谓老家,就是这么一个地方。”在《春》篇之“所谓老家”中,作者写下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文字。在我们的乡土文学中,又多了宝水这样一个“老家”。

宝水如镜,照见乡土,照进我们每个人的内心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 2015-2023 港澳影视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